6月1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文化部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fā)了《關于加強新時期中小學圖書館建設與應用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到2020年,絕大部分中小學要按照國家規(guī)定標準建有圖書館。
意見指出,近年來,國家先后實施一系列基礎教育重大建設工程,全面提高了中小學圖書館保障水平。但認識不足、擺位不當,區(qū)域、城鄉(xiāng)、學校之間建設水平不均衡,管理服務水平不高,與教育教學融合不夠,信息化基礎薄弱,專業(yè)化隊伍匱乏等問題仍然存在,直接影響中小學圖書館育人功能和綜合效益的發(fā)揮。
基于以上問題的存在,通知要求到2018年,結合全面改善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重大項目實施,有條件地區(qū)要按照學校建設標準補充新建圖書館,改善不達標圖書館,不具備條件的農村中小學、教學點要建有圖書柜、圖書角。到2020年,絕大部分中小學要按照國家規(guī)定標準建有圖書館。
《意見》確立了六項重點任務。一是推進基礎條件建設。要求各地加快推進建設,逐步將中小學圖書館建設為設施齊全、功能完備、運轉順暢、服務便捷、使用高效的育人陣地和重要課堂。形成學校在“圖書館”中的良好氛圍。
二是確保館藏資源質量。要求根據推薦目錄選配圖書。探索建立學生、教師讀書反饋和評議推薦制度,遴選學生和教師心目中的好書。
三是規(guī)范館藏采購機制。要求各級教育、文化和新聞出版部門建立協(xié)作機制,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多方參與的采購機制,共同把好中小學圖書館館藏采購質量關。
四是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要求逐步實現管理信息化和服務形式網絡化,探索動態(tài)實現區(qū)域內圖書館紙質圖書、報刊的聯合采編、公共檢索、館際互借等功能。
五是充分發(fā)揮育人作用。要求推進圖書館與學科教學有效結合、深度融合。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分析和選擇信息資源的能力,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
六是帶動書香社會建設。提倡小學生每天課外閱讀半小時、中學生每天課外閱讀1小時。鼓勵中小學圖書館向家長開放,提倡學生和家長共同讀書、讀同一本書,營造良好閱讀氛圍。
此外,意見還就保障措施指出,要落實經費保障,各地教育部門要在每年教育經費預算中安排中小學圖書等館藏資源購置經費,并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強化隊伍建設,加強組織領導。